2015/10/27

這樣學習,得到的能力不再消失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學習是與生俱來的需求


許多專家學者的研究均發現︰胎兒在媽媽的肚子中,便有感知外界的能力,音樂、父母說話的聲音、環境的聲音,都會讓胎兒有所反應;父母以及周圍人群的情緒波動,也是胎兒對外界感知的一種來源。「胎兒能學習」,已經為眾人接受。

如果學習是與生俱來的能力,我們就要致力於讓學習達到理解與應用的地步,學習的意義才會展現。曾經有一位媽媽疑惑地提出︰所有知識都已經是歷年專家學者所研發出來最經典簡約的內容,讓孩子直接學習這些知識就好了,何必要繞一大圈,帶孩子作那麼多的活動,又要體驗,又要遊戲,這不是太浪費時間跟精力了嗎?

這說明,許多人對於學習的理解還很初淺,還以為記憶與覆誦便是學習。

其實——

教育戲劇有助於孩子理解學習內容


學習的要素是理解。聽覺、視覺、嗅覺、味覺與觸覺,都是達成理解的重要關鍵。要瞭解事物運作的狀況,還可以運用繪畫、音樂、舞蹈、肢體動作、作模型、畫模型圖、玩家家酒、捏黏土、角色扮演等方式來學習。一但理解了意義,並能在生活中應用,這樣的能力將不會消失。

透過戲劇活動,孩子親自用肢體與感官示範出學習的內容,他會對於人物的模樣與行為,有更真實的掌握;對於閱讀的內涵,會有更深層的思考;對於文字和語言的表達,也得到應用的機會。在戲劇活動的過程中,每個人都是學習的贏家,每個孩子可以透過示範,包含模仿與自己創作的示範,建立對於事物的理解。更可以透過群體合作,達到相互溝通與相互學習的機會,這是未來生活需要擁有的能力。

戲劇活動並非只是上臺演出,更重要的是︰它是學習的利器。有一位媽媽曾經分享她利用戲劇協助孩子理解數學的經驗︰她的孩子剛上小一時,回家跟媽媽說不懂數學。這下子媽媽可煩惱了,後來想起孩子從小跟她玩演戲,不如就用演戲的方式試試看,他們每題應用題都演一次,演完之後,孩子就松了一口氣說︰我懂了!後來演出數學題內容變成媽媽幫忙孩子複習功課最好的方式。

如果在學校就能教孩子用這種方式學習,孩子就不會在回家後還要花那麼大的功夫去理解學校以教過的內容,這是學校應該負起的責任。


戲劇可以幫助學生抓住學習重點


需要教學的內容實在太多了,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,因為識字量還不夠,生活體驗也比較不足,所以,設計有意義的教學活動,讓學生又有興趣,又能透過活動達到理解的層面,便是教師的重點。


戲劇活動能讓孩子馬上提高興趣,專心學習,並從中發揮想像力與創造力,使每個孩子的潛能都可以發揮。許多成年人,包括很多老師並沒有意識到這種有趣又有效的方式,還會覺得︰那只是孩子在玩家家而已。


很多老師總以為戲劇是劇場專業人士才會教,因而錯過了它。如果我們調整對戲劇進入教學的認識,知道它是協助學習,幫助理解與擴展應用空間的好方法,不僅僅在「戲劇」有它的原本地位,在「教育」方面,更有不可忽視的潛力。






教育戲劇,讓每個人都快樂

學習本來就可以很快樂,快樂在於理解後的充實與成就感,不是給糖果、給貼紙所造成的。透過創作性戲劇,讓孩子真正享受理解的快樂,發揮自己的潛能,更從中應用所理解的內容,發揮創造力。

曾經有一位美國孩子,跟臺灣學生一起上我的文學創作課,他可以聽簡單的中文,但是只會用英文寫作。我們在上課時,運用創作性戲劇,把故事的內容仔細的揣摩一遍,玩了一兩次後,他很開心,也完全理解故事的內容,最後寫的短文,雖然用的是英文,卻抓住故事的要素,以及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。這是學習。

如果孩子都能快樂的學習,教師何樂而不為?

知道創作性戲劇在教育上的意義,以及對於學生學習的幫助,每天運用,跟孩子一起享受在快樂學習的殿堂,這,才是真正從學習到理解,進而運用的成功學習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本文同時發表於 上海 當代教育家   (請點選下面連結)


專有名詞解釋

教育戲劇:
(Drama in Education). 簡稱DIE指運用戲劇方法與戲劇元素應用在教學或社會文化活動中,讓學習對像在戲劇實踐中達到學習目標和目的;教育戲劇的重點在於學生的參與,從感受中領略知識的意蘊,從相互交流中發現可能性、創造新意義






搜尋此網誌

網誌存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