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/12/26【聯合報╱記者王維玲/台北報導】
「寫作是公民的基本表達能力,但是台灣學生在這部分卻有很大的空白」,台大寫作教學中心博士後研究員蔡柏盈指出,台灣大學生及研究生缺乏寫作練習,閱讀量也偏少,鼓勵學生多讀多寫,再由老師修改建議,才能提升寫作能力。
蔡柏盈在台大寫作教學中心每學期都會開設研究生學術寫作課,最近並出版「從段落到篇章:學術寫作析論技巧」一書。
她說,現在學生寫作的最大問題在於「平常根本沒在寫」,台灣的寫作教學在國高中到大學這個階段出現很大的斷層,國高中學生還需要練習作文,但是進大學後,學生缺乏寫作練習。
除了缺乏練習,蔡柏盈還指出學生「閱讀量偏少」,大部分學生平常也較少閱讀議論性強、較具重量的文章,所以在寫作時,可以運用的詞彙、知識不足,使得文章讀起來非常薄弱。
她舉例「哈佛的學生一進大學,就會上二年的寫作課」,很多學生上了英文寫作課後,才發現寫作是一門「技藝」,卻也以為,如果要上寫作課,就直接上英文寫作課就好,還可以練習英文。
蔡柏盈說,有些學生一開始連句子都寫不好;也有些學生讀多了英文文章,寫出來的中文非常拗口,讀起來很不通順;還有許多學生喜歡文白夾雜,例如將「的」換成「之」,好像看起來就會比較有學問,這些問題雖然基本,卻常被忽略。
「多讀就會寫是不對的」,蔡柏盈指出,很多老師會叫學生參考某幾篇文章,好像這樣就能寫出同樣水準的作品,「看大聯盟的球賽,就能打出那個水準嗎?」
即使是大聯盟的選手,也需要教練的指導與協助,寫作也需要被身體力行,學生要多寫,再由老師給予修改建議以及指出盲點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