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呢?
因為今天一早看到聯合報的一則消息「瑞典最受歡迎童書作家奧絲翠 百歲冥誕」讓我想起這位在北歐非常有名的作家,也應該趁機介紹給大家認識。這位作家的名字在台灣的中文翻譯非常凌亂有人翻成 「阿斯特麗德·林格倫」,也有人翻成 「阿絲特麗‧林格倫」、「阿‧林格倫」以及聯合報翻的「奧絲翠 」甚至有的人乾脆稱為「林格倫」免得解釋不清。不管如何的翻在這裡我還是用「林格倫」來稱呼她。
Astrid Lindgren的生平背景

(1907年11月14日—2002年1月28日)為北歐國家瑞典著名的童書編輯出版者,也是20世紀中晚期世界相當著名的童書作家。
林格倫首部作品於1944年問世。翌年,她著作出版了以本身女兒為讀者對象的《Pippi Langstrumpf》 (長襪子皮皮)。出身農家女的林格倫,生於瑞典小村莊內斯,和她筆下的皮皮一樣,是個頑皮、慧黠、勇敢、自信、鬼靈精怪、精力旺盛、不受文明法規束縛的野女孩。有一年女兒肺炎臥病在床,她開始編講床邊故事,長襪子皮皮的構想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誕生。該作品旋即獲得全世界兒童喜歡,該書被譯成30多種語文,總發行量超過一億冊。自此,她除了擔任寫作之外,也在1970年之前,擔任瑞典某出版公司的童書主編,開啟了瑞典兒童文學於世界的地位。1958年,她更獲得童書作家最高榮譽安徒生獎。
2002年,她因病去世於瑞典斯德哥爾摩。終其身她著作超過80本,其中,尚有數十種語言版本。許多人都認為她是「瑞典最受歡迎作家」之一。
在林格倫逝世之後,許多瑞典人深感遺憾的,是諾貝爾文學獎不曾授予這個最受歡迎的作家。也許是爲了彌補這一遺憾,在爲林格倫舉行國葬之前,瑞典政府宣佈:設立一項國際文學大獎,以紀念這位全世界兒童喜愛的女作家。
除了文學獎項外,畢生還致力於保護兒童、動物及環境。強烈關心社會問題,不懈地爲兒童、農民以及其他弱勢群體的利益抗爭,爲動物權利和環境保護而呼籲。多年來,她爲兒童權利和動物權利所做的抗爭,在瑞典幾乎是一呼百應。報紙經常把她的意見登載於頭版,就連政府首相都不得不放下身段,親自聽取她的意見。
關於阿斯特麗‧林格倫文學獎
林格倫於2002年以94歲高齡過世。為了紀念她並且促進世界兒童文學和少年文學的發展,瑞典政府以她的名字設立了這個國際獎:阿斯特麗‧林格倫文學獎(The Astrid Lindgren Memorial Award)。
由於獎金數額高達五百萬瑞典克郎,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國際兒童文學獎和少年文學獎,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文學獎。 文學獎由一個評委會評選產生。每年頒發給一個或數個獲獎人,無論作品的語言或國籍。文學社團、繪畫家社團、敘述運動和促進圖書工作者也都有機會獲獎。
歷屆林格倫文學獎得主
2003 年
Maurice Sendak (莫里斯.桑達克)
中譯本作品--
野獸國 (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)
廚房之夜狂想曲 (In the Night Kitchen)
在那遙遠的地方 (Outside Over There)
Christine Nöstlinger (克莉絲汀 內斯特林格)
中譯本作品--
古靈精怪粉菩提 ( Rosalinde hat gedanken im kopf )
法蘭茲踢足球 (Fußballgeschichten vom Franz)
閣樓上的護身鬼 (Rosa Riedl Schutzgespenst)
一隻老狗的流浪 (A Dog's Life)
罐頭裡的小孩 (Konard oder Das Kind aus der Konservenbuchse)
奔離火藥城 (Fly away Home)
人造娃娃歷險記 (Conrad: The Factory Made Boy)
小黃瓜國王 (The Cucumber King)
2004年
Lygia Bojunga ( 波永嘉)
中譯本--
畫家阿米哥 (My Friend the Painter)
2005年
Philip Pullman(菲力普 普曼) ---【黑暗元素三部曲】 博客來網站介紹
中譯本作品--
黃金羅盤--黑暗元素I(The Golden Compass)
補充說明:同名電影黃金羅盤將在今年2007年12月在台灣上映.
黃金羅盤官方網站(請點選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